LABORATORY
歡 “洗” 實驗室
日期:2024/10/25 00:29 瀏覽:1772
隨著實驗室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檢測要求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選用全自動實驗室洗瓶機,實驗室清洗日趨標準化、自動化和智能化。實驗室洗瓶機的普及已是大勢所趨。
一、智能經濟優勢明顯
1、規避誤差
《國際LC-GC》雜志相關統計表明:樣品前處理(尤其是清洗)階段一般會花費整個分析過程61%的時間,而檢測誤差的90%出現在這一階段。因此,樣品前處理直接影響到檢測效率和結果準確性。洗瓶機解放雙手,清洗數據可追溯,很好地規避了這些問題。
2、規避風險
傳統的人工清洗存在諸多風險因素,易對相關人員造成一定的物理、化學傷害,企業和個人往往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。使用清洗消毒機可有效規避風險,保障人身安全和企業經濟效益。
3、智能高效
隨著自動控制技術和編程技術的不斷發展,清洗消毒機的控制系統更加智能,人機界面愈發友好。只需啟動開關按鈕,便可自動完成從預洗到烘干的整套流程。無縫焊接技術、轉盤式噴淋技術、上下噴淋臂360°無陰影噴淋技術,成為清洗效果的有力保障。將用戶3小時的工作量在45分鐘內完成,且清洗效果完全優于人工!
4、實用經濟
省水:每次清洗僅用30~70升水,可節約15~30升純水或超純水,相當于每年為用戶節約一套純水機的耗材。
省時:單次清洗時間可控制在45min內,將科研人員從勞動密集型清洗工作中解放出來。每天多出1小時實驗研究、提升自我、陪伴家人的時間,你會給這些時間標上什么價格呢?
省錢:器皿的破損率僅有0.007%,遠低于手工清洗的破損率0.041%。設計壽命高達20年,每天可代替2~3人的清洗工作。清洗工人年薪按2萬元計,一年便可產生經濟效益4~6萬元。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,相關企業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,實驗室洗瓶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配置。
二、備受青睞日益普及
以前,實驗室檢測設備相對粗放,國家相關標準也較為寬松。實驗室樣品檢測量不多,手工清洗基本可以滿足玻璃器皿日常使用需求。如今,受環境污染、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響,實驗室檢測量達到過去的幾十倍之多。雖然增加了實驗人員,引進了先進設備,但復雜而繁重的樣品前處理依舊占據了實驗人員大量的有效時間,也對實驗室自動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1967年,世界首臺用于清洗玻璃儀器的清洗消毒機在德國誕生,解決了困擾科研人員多年的實驗室清洗難題。半個世紀后的今天,洗瓶機早已成為西方實驗室的基礎儀器設備。相關調查表明,該設備在國外實驗室的普及率已達70%~80%,美、德、法等發達國家更是高達90%。而在東南亞地區,也以每年10%的增幅不斷普及。近年來,國內關于洗瓶機的使用和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。
我們的科技在發展,我們的老齡化在加劇,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健康的期許越來越高。去人工化、規模化處理玻璃器皿的全自動實驗室洗瓶機一定是大勢所趨。